郑州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郑州信息网

当前位置: 郑州信息网 > 中原区 > 第二章世界文学故事(18)

第二章世界文学故事(18)

各国读者对于《格列佛游记》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了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吹牛大王历险记

只有荒诞得离奇、新鲜、大胆才能出效果,否则步人后尘永远也不会给人以新奇感。《孙子兵法》上有一计“出奇制胜”,说的就是策略上的变化多端,以“奇”制胜。

同样,童话的荒诞也须出奇,奇得超出常人的想象,使想象和生活的真实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那么,荒诞的最佳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敏豪森男爵是将以上特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典型,他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吹牛大王。

《吹牛大王历险记》的故事情节奇特夸张,但充满了想象力和机智。别拿它当真,但也别拿它当假,和他一起笑笑吧,在他惊心动魄的历险中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

有一次,吹牛大王在旅途中正坐着马拉雪橇缓缓地向前走,忽然,马快速地奔跑起来。吹牛大王向后一看,可不得了!原来有一条狼猛追过来。吹牛大王吓得赶紧贴在雪橇上,凶恶的狼从吹牛大王的头上一跃而过,扑向前面的马屁股。瞬间,马屁股和马肚子已经成了狼的腹中之物。马痛得拖着前半截身子向前狂奔,狼居然钻进了马肚子。

吹牛大王情急之下开始用鞭子猛抽狼,狼一边嗷叫一边拖着雪橇向前跑。半路上,马的前截身子掉了,狼代替马钻进了笼头!吹牛大王继续用鞭子抽狼。狼一直拖着吹牛大王和雪橇跑到彼得堡。城里的人们惊讶极了,纷纷跑来看狼拉雪橇。后来,一位富商竟然花十万美金买下了那匹狼。

再后来,吹牛大王就拿着这笔巨款去遨游世界了……

还有一回,吹牛大王在林中打猎时碰上了一只公鹿,可惜他手头没了子弹,于是顺手将一把樱桃核塞进枪膛里,有一枪打在了鹿角上。过了一两年,吹牛大王又遇上了那只公鹿——鹿角间已长出一株十来尺高的樱桃树!真是风趣幽默又让人充满无限的幻想。

另一次,吹牛大王看见湖里有几十只野鸭,子弹却只剩了一颗,他急中生智,将作干粮用的一块猪油拴在绳子上,自己躲到芦苇丛中。猪油是这样滑,被野鸭一口吞下之后,带着绳子顺着胃肠流出身体,第二只野鸭再凑上来……最后当然是大获全胜。

这里所说的吹牛大王确有其人,他的真名是卡尔·弗利德里希·敏豪森,他把自己的经历加上幻想,运用夸张的手法,编造出这些故事来。讲起这些故事的时候,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生花,博得听众的一致称赞,被人们公认为杰出的故事家。

这位爱吹牛的男爵生性幽默,擅长言谈,慷慨大方,深得朋友的敬重。他是18世纪德国汉诺威地区的庄园主,出身于名门望族。当过军人,在俄国服务过,和土耳其人打过仗,喜爱打猎。

他经常被邀请去参加各种场合的宴会,以上列举的几个故事就是这位男爵在朋友们的宴会上讲出来的。在18世纪末期,德国人有意无意地将许多笑话和滑稽故事统统移植在他的名下。

敏豪森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故事的特色就在于创造者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定势,敢于荒诞,大胆荒诞,荒诞得透彻,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使得它们的艺术魅力永存。

1785年,移居英国的德国学者拉斯伯(1737-1794)将其辑录成书,名为《吹牛大王历险记》,出版后风靡英伦三岛,共出了五版。

作品传世以来,敏豪森男爵的名字就成了爱编瞎话的人和吹牛家的代用语,革命导师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一个资产阶级的小文人时就曾说:“这个人论撒谎真是个敏豪森。”

《吹牛大王历险记》在欧洲各国,特别是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对他的故事津津乐道,喜爱有加,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1943年,有人根据这些故事,把其改变成电影剧本,并搬上了银幕,还有作家将其改写成戏剧和长篇小说。

([德]鲁道尔夫·埃里希·拉斯伯)

格林童话

“很久很久以前”、“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正在读这一行文字的你是不是感觉很亲切?记忆中那藏在被窝里捧着它爱不释手的片段回来了吗?不知道你是否和我现在的心情一样,正微笑着回忆我们曾走过的童话年代……

本文地址: /zy/328807.html 手机版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