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惠州市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深化“党建引领、百村共建”工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强保障、优服务。
惠州市委依托“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组织政法系统党组织作为“前哨”下沉村(居),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治理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发展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方法解决。为此,结对党支部突出智力支持、资源链接、乡村振兴赋能,不断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惠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说。
一是用足智力资源。各结对党支部联合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等各方面帮扶力量,指导村级党组织细化发展规划;针对薄弱村,坚持“一村一策”,助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盘活人才资源。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行动,结对帮带优秀年轻干部,大力培养“田秀才”“土专家”,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兴业,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开拓产业资源。各结对党组织通过引入资金项目、盘活土地资源等方式,推动产业振兴。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党支部在化解惠城区水口街道张村村一起涉及870余亩土地承包纠纷过程中,推动投资方与村委会签订15年承包合同,积极打造乡村旅游、亲子乐园等项目;惠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机关第一党支部联合大亚湾开发区霞涌街道晓联村党总支,探索推行挂牌出让采矿权运作模式,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
自2022年4月“百村共建”工作开展以来,惠州市政法系统、组织系统各机关单位党组织与134个重点村党组织深化结对共建,一批“问题村”“信访村”蜕变为“文明村”“示范村”,其中不乏“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惠州市GDP为6136.4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排名广东省第三,并首次跻身全国经济总量前50名城市榜单,位列第49位。
平安法治环境,也是营商环境、宜居环境,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健康发展。接下来,惠州市将进一步健全平安法治一体推进体制机制,坚持高位统筹谋划,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各级综治中心,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以高效能治理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马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