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郑州信息网

当前位置: 郑州信息网 > 中原区 > 惠州构建综治中心实战矩阵护航高质量发展(3)

惠州构建综治中心实战矩阵护航高质量发展(3)

惠州市委政法委强化建章立制,联合11个部门制定与综治中心协同对接的工作指引,明确各级综治中心、入驻职能部门的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完善“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确保高效顺畅运行。同时,积极构建三级综治中心上下联动、部门横向衔接的工作体系,健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群众诉求转得出、接得住,形成“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此外,惠州市注重压实部门主体责任,要求各级综治中心强化跟踪问效、督办落实,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类型,严控办理时限,设置督办节点。针对办理异常问题,及时提醒、督促、催办相关职能部门,有效解决程序空转问题。

多元化力量精准化解“千千结”

“很荣幸成为‘1+6+N’体系中的‘N’力量,看到这么多人通过心理疏导解开‘心结’,我感到特别欣慰。”某心理服务机构负责人蔡先生说。

5年前,他受邀进驻仲恺高新区综治中心,参与以“心调”为先导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几年来,他带领心理服务团队走进企业、单位、学校等场所,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多种方式提供心理服务,敏锐发现群众心理问题并及时跟进干预,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数百件。今年5月,陈江街道某企业个别员工因对公司管理制度有异议且工作压力大,产生焦虑情绪。企业将问题反映至区综治中心,中心立即安排心理工作者介入,耐心倾听员工心声,向企业反馈员工诉求。经过沟通协调,企业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直以来,惠州市高度重视群众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通过心理服务防范风险、化解矛盾,是惠州市发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综治工作的特色之一。

不久前,在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综治中心,一起因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休学的矛盾纠纷,在心理咨询师帮助下得到妥善解决。孩子家长经过心理辅导后,认识到问题症结所在,按照心理咨询师要求,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充分信任,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最终促使孩子重返校园。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坚持“大健康”理念,研发“和美湾”大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区—镇(街道)—村(居)—社会面”四级心理服务阵地。今年以来,该区在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延伸综治中心服务触角,推动心理服务一级阵地——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派员入驻区综治中心,整合辖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5个区直单位、3个街道、67个村(居)心理服务资源,引入华南师范大学、惠州学院、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大亚湾开发区心理服务协会等专业力量,全面加强心理问题源头治理。

近期,博罗县柏塘镇两名村民因土地界限问题发生争执,网格员现场调解无果后,将事件上报至镇综治中心。中心委派县司法局柏塘司法所、县国土资源局柏塘国土资源所,组织双方当事人到“乡里茶室”进行调解,邀请村里有名望的长者参与。清香的茶泡起来,暖心的话聊起来,现场的气氛立即变得轻松而和谐,当事人“针尖对麦芒”的抵触情绪渐渐被消解。经过调解员释法说理、长者以情感人,双方当事人最终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作为全国“一村一品”(茶产业)示范村镇,柏塘镇将特色茶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在群众“家门口”打造“乡里茶室”,大力推广暖心、爱心、孝心、顺心、匠心“五心”茶文化,推动矛盾纠纷“一线倾听、一线解决”。同时,探索建立“应、商、和”(快速反应、联合商谈、促和促融)三字诀处理机制,吸纳党员干部、乡土专家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乡里茶室”调解队伍,依托“和”“融”茶文化和宗族乡亲联合议事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高效化解。

作为苏东坡寓惠故居所在地,惠城区桥东街道不仅涵养出独树一帜的商埠文化、东坡文化、红色文化,也留存了众多名人古迹、历史建筑,如东坡祠、嘉祐寺、归善学宫、江逢辰故居等。近年来,桥东街道综治中心积极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结合点,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矛盾、不同诉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实现治理效能与文化传承双提升。

本文地址: /zy/297467.html 手机版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