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要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省内要闻
人民日报: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年
发布日期:2025-08-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年——
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行走之江大地,绿水青山可触可见,“金山银山”可感可及。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县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
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1.15万亿元跃升到2024年的超9万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久久为功守护绿水青山
黑熊嬉戏,黑麂漫步,白颈长尾雉觅食……衢州开化县,郁郁葱葱的山林里,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珍稀动物越来越多。“生态一年比一年好。”护林员汪树龙慨叹,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浙江把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基础性位置,久久为功守护绿水青山。
多措并举大抓保护。舟山嵊泗县坚持源头治理、陆海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完成13.6千米的海岸整治;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建设15万立方米人工鱼礁,曾经贫瘠的滩涂重新成为青蟹、跳跳鱼的乐园。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陈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6.7%和36.2%。
科技助力生态智治。金华婺城区,一座大楼楼顶上的颗粒物光量子雷达24小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源。“这台设备能够动态绘制‘大气污染地图’,工作人员可以据此快速赶往现场,控制污染源。”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婺城分局大气科副科长施伟昌说,数据与图像结合,助力精准科学治污。
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一江碧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自2012年以来,浙江与安徽接续开展三轮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如今,新安江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条件,浙江已累计向安徽支付25亿元。同时,两省还合作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推动“生态共保”向“产业共兴”延伸。
深化“五水共治”,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联合国最高级别环境奖项“地球卫士奖”……浙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修复,实现从局部环境恶化到全域环境显著改善的跨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年来,浙江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61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6.1微克每立方米。
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废旧衣物投进生产线,经十几道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为高性能聚酯纤维……位于绍兴市的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赋能实现旧物循环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