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习书记对报告中一些文字表述的修改体现了他作为大政治家的胸襟与情怀。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习书记就已经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与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他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讲话中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在报告结束语中,他这样讲道:“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上海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风雨同舟,艰苦奋斗,创造了辉煌成就。面向未来,中央对我们寄予厚望,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与会的每个人,无一不被习书记那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所感染。2007年3月30日,习书记任上海市委书记后第一次公开活动就是到中共一大会址瞻仰。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刚一闭幕,习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再次来到党的一大会址,时隔十年,时光荏苒,但始终未改的是习书记一颗赤诚的“初心”。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调研工作,请您结合分管工作,谈谈当时他开展调研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殷一璀:习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调研计划性很强,密度很高,节奏很快,去了很多部门和单位。当时我分管教、科、文、卫、体工作,差不多每个月都会跟随他到这几个领域去调研。
在宣传文化系统,习书记正式的调研有两次。5月17日去了新闻单位,我当时印象很深的是他到每一家新闻单位,都是一路走、一路听取汇报,详细察看展板上的特色报道,认真听取负责人的介绍。他先走访了人民日报上海分社、新华社上海分社,他强调,公开的新闻报道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同时也要做好内参工作,向中央充分反映上海的一些经验和情况,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随后去看了上海的主流媒体——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新报业集团、东方网、文化广播新闻传媒集团。习书记主持召开了座谈会,他强调宣传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历来是各种思想交汇、各种文化激荡之地,上海宣传舆论工作备受瞩目、至关重要。他要求大家研究新情况新特点,顺势而变、主动而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社会舆论的趋势和走向,努力把握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他对舆论引导提出很高的要求:覆盖更加广泛、引导更加及时、说理更加充分、手段更加生动、挖掘更加深入,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形成多元中有主导、多样中增共识的局面;要把握好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客观真实与价值取向、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三组关系。他还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综观全局、心系大众、勤勉敬业、耳聪目明,用广博的知识、敏锐的眼光、先进的技术,不断探求新闻事件的本质。
8月21日,习书记专门调研上海文艺工作,到了上影集团、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京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歌剧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多家单位,并与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文艺界知名人士座谈。上影集团的同志们至今还记得那次调研的细节。那是盛夏时节,习书记来到正在紧张拍摄电影的摄影棚。摄影棚布满大的灯架,里面很闷热,又没有空调,衬衫都湿透了,但习书记毫不在意,站在一旁观摩着影片拍摄。换场间歇,他与艺术家进行了交流,询问影片的故事内容,还应邀与剧组合影。在合影时,他专门俯下身体,搂着小演员的肩膀,与孩子们同框,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同志。那次调研还邀请了一些老艺术家参加。习书记一到上影,见到迎候的张瑞芳等艺术家,就紧握他们的手问候,他对张瑞芳说:“瑞芳老师,我来看望你们了。我和你还是同月同日的生日。”张瑞芳很惊讶,问:“您怎么这么了解我?”习书记笑着说:“我年轻时就看了很多你们演的电影。昨天我还专门做了‘功课’,了解你们的近况。”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他与谢晋、秦怡等艺术家亲切交谈,并仔细听取上影同志关于上影发展情况的介绍,观看了新上影建设模型。他说,上影与新中国同年诞生,有很好的传统,塑造了很多体现民族和时代精神的银幕形象。你们要勇于创新,创作更多好电影。临别时,他与上影同志们合影,他先扶着张瑞芳、谢晋、秦怡等艺术家一 一入座,然后再自己坐下。习书记留下了与大家合影的珍贵照片,也留下了更为珍贵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