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郑州信息网

当前位置: 郑州信息网 > 中原区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五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五年规划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自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起,至今已编制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了9个。这些规划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基本国情是“一穷二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制造不出来”。我们党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把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目标。1951年,党中央决定自1953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目标是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建设。之后,除了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有间断外,编制和实施了“二五”至“五五”计划。这个时期,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化国家。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部署,明确提出“三步走”战略。五年规划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显。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五年规划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应调整。“六五”计划将国民经济计划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十一五”规划将“计划”更名为“规划”,以更好地发挥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业大国,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更加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组组长,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五年规划工作,就五年规划编制提出一系列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这个时期,在五年规划的引领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创新,我们党形成了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这一独特而有效的治国理政方式。每一次编制五年规划,党中央都要召开全会,提出关于制定五年规划的建议,阐明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使五年规划更好体现党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意图。与此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使五年规划充分反映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这既是充分表达民意的过程,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五年规划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彰显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五年规划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五年规划的内容、形式和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丰富完善。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五年规划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调整完善。从规划性质看,从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调整为指导性计划,再调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战略性、纲领性、指导性规划;从规划理念看,从追求发展速度转向注重发展质量,再到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从规划内容看,从经济建设到经济社会发展,再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规划指标看,从以经济指标为主,再到吸纳更多社会、文化、绿色发展指标;从规划实施看,从政府主导转变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

本文地址: /zy/313114.html 手机版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