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25494.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增速较前三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0.5、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2.48亿元,增长4.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第二产业增加值11021.46亿元,增长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2%;第三产业增加值13080.74亿元,增长2.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769元,比上年增长2.8%;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0358美元。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445.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0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5.4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6.32%,比上年末提高1.35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出生人口24.00万人,出生率为6.94‰;死亡人口28.79万人,死亡率为8.33‰;自然增长率为-1.39‰。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7.0万人。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4%。
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7%,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31.4%,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8.4%。新产品中,笔记本计算机产量[4]增长3.6倍,充电桩产量增长62.5%,电子元件产量增长59.1%。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7.4%。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3.4%,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29.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1.2%。网上零售额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年末经营主体总数达402.8万户;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56.4万户,新增规上法人单位3489户。
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初步核算,全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5]比上年下降2.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量1239.3亿千瓦时,增长10.2%。外送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增长2.3倍。年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9.7%,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全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36μg/m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2%。黄河、海河流域山西段共监测94个断面中,达到Ⅲ类以上(包括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93.6%,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优良标准。
二、农 业
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638.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4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151.6千公顷,减少9.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6.4千公顷,增加8.4千公顷;中草药材种植面积104.7千公顷,增加3.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31.0千公顷,增加4.0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835.5千公顷,减少6.7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527.9千公顷,减少8.0千公顷。果园面积379.1千公顷,减少1.2千公顷。
全年全省粮食产量1468.7万吨,比上年减少9.4万吨,减产0.6%。其中,夏粮产量248.2万吨,增产0.5%;秋粮产量1220.4万吨,减产0.9%。